●未成年人使用社交类App的主要载体一是手机,二是儿童智能手表,后者的社交功能深受小学生喜爱。
如今,为未成年人提供数字化的生活、学习、交友方式的App也日渐增多,然而,他们在享受使用社交类App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遇到一些“陷阱”,导致其权益受到侵害。他们会面临哪些风险?该如何防范?怎样正确使用这一些软件?
三年级小学生程远有属于自身个人的社交类App账号,能熟练使用其中的添加好友、聊天、视频号、小游戏等功能。程远妈妈说:“网络如此发达,与其对孩子屏蔽社会化媒体,严防死守,不如跟孩子讲清楚这些App的功能和交友时应注意的问题。我和儿子约定,我可以每时每刻抽查他的社交记录。这既能给儿子一定的自由度,也对他使用社交软件有所规范。”
据了解,不少中小学生,甚至少数幼儿园孩子都有自己的社交类App账号。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3)》显示,受调查的未成年人在近半年内有过上网行为,而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未成年人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10岁以前首次触网者达52%,较上年提高7.4%。
以微信为例,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北京、广东等8个省市作的《未成年人线上社交产品的使用及其权益保护》(以下简称《权益保护》)调查显示,有专属微信号的未成年人超过六成,近九成未成年人使用微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方便沟通,近六成是看学校的作业和通知等。
未成年人使用社交类App的主要载体一是手机,二是儿童智能手表,后者的社交功能深受小学生喜爱。据中国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儿童智能手表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5~12岁的儿童智能手表市场普及率约为30%,其中,城市儿童市场普及率过半。
最近,黄先生读四年级的儿子夜里常做噩梦。经观察,黄先生发现儿子在社交软件上听鬼故事,“涉及大量血腥、暴力和封建迷信内容。”刘先生很担心。
据媒体报道,安徽省宿州市某中学学生去年9月花2000多元在社交类App上订购了一款手机,收货后发现没办法使用,再联系卖家,对方已将其拉黑。
虽然一些社交类App标注了18岁以上才可下载,但没有身份认证设置,即使有认证系统,年龄性别等都可以随意设定,用户输入手机号即可下载。对于青少年模式,家长普遍反映其内容单调、功能少,孩子不愿意用。初二学生冯波说:“网上有教程,即使家长开启了青少年模式,也非常容易破解。”暨南大学少年及家事法研究中心教授张鸿巍表示,青少年模式未达到预期效果,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运营商对登录时年龄认定亦存在技术不到位的情形。
尽管大部分在线游戏都设置了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但诈骗团伙会在一些游戏下面提供解除防沉迷系统账号。孩子加了该账号后,诈骗团伙就要求支付报酬,一步步索要孩子家长的个人隐私信息和银行账号密码,骗走钱后,立刻失联。
据了解,新版本的儿童智能手表预装了聊天软件、语音助手、红包支付、故事歌曲、字典题库等应用,宛若一个“迷你版智能手机”;而一些版本较老、配置较低的儿童智能手表没有相应的隐私设置,孩子下载各种App安装无须用户授权就能开启多种权限,孩子的位置、人脸图像和对话等信息非常容易被远程获取,存在极大风险。家长一不留神儿,儿童智能手表这个“省心神器”将变成某些不怀好意之人偷窥孩子的“”。另外,少数不法之徒可能伪装成儿童的学长、同辈等身份,传递过于成人化的网络信息、错误价值观,诱导购物,甚至诱骗其违法犯罪。儿童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上当受骗。
家长很少和孩子交流、经常唠叨,孩子在家庭中感受不到被尊重,缺乏自由的生活环境,父母经常吵架……《权益保护》调查显示,面临这些困扰的孩子更易到网络世界寻求理解、认同和温暖,使用社交类App的比例更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孙宏艳表示,避免未成年人过多使用社交类App,家长要改善家庭养育环境,修正家庭养育方式,多宽容和接纳孩子,形成民主、尊重、沟通、相互理解的亲子相处模式;科学引导孩子,提升他们对社交类App的正确认知和使用能力。
通常,多数家长会提醒孩子使用网络时注意信息安全。除此以外,家长还应跟孩子强调,使用社交类App做每件事情之前,要仔细考虑其风险,比如自己的信息会不会泄露、被利用,被当作要挟的工具?所以,不要添加陌生人的微信或加陌生人为好友,不把自己的照片、电话、家庭地址、父母的信息、银行卡号等透露给他们;不要在社交平台上与同学和朋友交换私密信息。另外,家长还应规定孩子使用社交类App的时间和时长,掌握孩子在哪些社会化媒体有账号以及使用频率等状况,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引导和把控。同时,父母也要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和使用社交软件的技能。只有这样,父母的意见和建议才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和采纳。
沉迷虚拟网络社交可能降低孩子真实的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意愿,家长可尽量给孩子安排一些课外活动,鼓励他们结交线下朋友,在与同龄人真实的交往中收获友谊,减少对社交类App的依赖。
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青少年与教育社会学研究室副主任朱迪认为,运营商有责任在社交类App中丰富和优化青少年感兴趣的内容信息供给。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立平认为,社会要详细分类审查社交类App,严格准入制度。网络信息管理和公安部门要定期排查监督,坚决封杀色情暴力、在线游戏、商业广告等内容及链接,涉及嫌疑违反法律违规的要及时查处。
近年来,以网络社交平台为载体对未成年人实施的性侵害行为,大致上可以分为线上接触线下实施、线上引诱欺骗并实施、线上威胁恐吓并实施三种类型。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法律所所长郭开元认为,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找到风险源,有明确的目的性地教育未成年人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二是建设未成年人免受暴力的成长环境,从根本上消除性侵事件生长的土壤;三是通过立法,明确对未成年人网络暴力的强制报告制度。
保护未成年人更好地使用社交类App,享受其带来的便利和好处,需打组合拳——未成年人要提升对社交类App使用的正确认知;家长的引导管理要科学、得法;App运营商要丰富、优化儿童青少年感兴趣的内容,创新内容形式;学校可通过法治课、情景模拟、以案释法等路径,及时向学生传授正确健康使用社交类App的方法和技能。家校社协同,才能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云上社交空间。